胡学浩:分布式电源顺利发展依靠指导性规范
- 编辑:轻若鸿毛网 - 67胡学浩:分布式电源顺利发展依靠指导性规范
日觉昭广当天在记者会上向客户和社会各界道歉。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期间表示,亚投行将全力支持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广泛而包容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在经济增长连续三年疲软之后,今年将实现平稳增长,增长率将达到2.6%左右。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艾汉柯塞:好消息是全球经济正在企稳。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表示,全球经济正接近软着陆,平均通胀率也降至三年来的低点。世界银行6月11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前景》报告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好于年初,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的2.4%提升到2.6%,为三年来首次实现稳定增长。事实上,我们预计明年会有一点回升。报告还称,尽管全球经济近期前景有所改善,但按历史标准来看仍显低迷。
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碎片化、气候相关灾害等。报告称,中国今年年初的经济活动强于预期,将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一月的4.5%上调至4.8%工业品供应端比较刚性,而需求端弹性较大。
换句话说,只要后期需求端转弱的程度没有超出9月中旬的预期程度,则3500元/吨可作为一个参考低点。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房地产投资回落对钢价的影响。总之,笔者认为,2017年4月份被确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拐点,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继续下行,而从逻辑及历史规律来看,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对钢价构成利空。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量在449.6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9.7%。
综合限产时长、限产区钢铁产能分布、限产力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笔者大体可以估算,采暖季限产可能会造成3000万吨左右的钢铁产量下降,即政策可能导致供应端出现10%以上幅度的收缩。与2016年初的低库存水平相比,当前钢材社会库存增加150万吨左右,重点钢企库存则仅高出20万吨。
因此,判断供需面到底对钢价构成利多还是利空影响,需要综合供需两端来分析。数据显示,1月~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60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钢协的数据显示,9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在1221.11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3.7%。这一减量只要没被有效填补,则钢材的供应缺口就可能出现。
如上所述,2+26城市限产政策可能会造成供应端10%以上的降幅,即3000万吨左右的减量。笔者认为,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大概率会继续下滑,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对螺纹钢的需求将继续下行。所以,在当前采暖季限产尚未完全启动、需求转弱预期仍在但力度不明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和资金情绪仍处于摇摆之中,期货价格仍可能宽幅震荡。而在短周期内,市场氛围和资金情绪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
实际上,2016年以来,整个黑色系期货价格的上涨,都受益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升。不过,房地产投资增速与螺纹钢期价在第三季度出现明显背离,即投资增速向下而期价向上。
填补的一大来源是出口资源的回流,按照前9个月出口量下降2552万吨计算,采暖季限产期间(4个月)出口资源回流量在1100万吨左右。一个因素是,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压减粗钢产能5839万吨,年度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当前生产环节库存同比呈现下降状态,中间环节库存同比呈现增长状态。也可以说,从某种角度而言,资金情绪和市场预期可以在短周期内塑造不同于中长期的供需关系,从而导致短周期内的价格波动与中长周期内的趋势产生差异,并且资金情绪和市场预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转变。概括来说,需求转弱对钢价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其上涨,而非加快其下跌。其背后的逻辑是,相对而言,农产品的需求端比较刚性,而供应端弹性较大。最新的数据显示,10月下旬,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005.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7%。再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还在加码,限购、限售、信贷控制等政策对房地产销售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是,9月份钢材需求转弱叠加环保政策影响钢材需求的预期,诱发钢价出现一波明显的下跌,这相当于需求转弱这一利空因素对市场价格的一次测试,而这次测试的低点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也就是说,出口资源回流和当前的钢材库存水平,根本无法弥补限产带来的供应缺口,只要需求不出现明显超预期的下降,一旦限产全面启动,钢价就有望获得支撑而上行。
笔者对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发现,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与螺纹钢期价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不仅趋势保持一致,而且拐点同步出现。当前,研究钢材市场可以参照的库存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钢材社会库存,一个是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
社会库存反映了中间商环节,而重点钢企库存反映的是生产商环节。其次,供应端收缩对钢价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明确。
螺纹钢作为工业品,需求一直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而房地产行业作为螺纹钢最重要的下游行业,是影响需求端的最重要变量今后,各基地将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为载体,结合自身优势,力争将产业互联网应用到各细分领域,加强企业间碰撞,推动制造综合配套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的产业链延伸,迈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脚步。为进一步推动建立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助力提升全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以及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应运而生,历时近一年的筹备在本次大会中正式揭牌成立。2017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对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全球生态构建、产业优化布局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开展意义重大。
11月7日,主题为工业互联,世界之路的2017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暨AII&IIC工业互联网联席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吴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理事长侯安贵,与工业互联网联盟(IIC)首席技术官Stephen Mellor共同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揭牌。
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和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主办,由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联合承办,由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支持举办。自2016年正式启动相关工作以来,上海市紧紧把握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机遇,重点围绕合作、生态、政策、项目、宣传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布局。
在本次大会上,工业互联网联盟首席技术官Stephen Mellor(史蒂芬梅勒)先生站在国际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视角,分享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指导委员会主任邬贺铨畅谈了他对企业信息化与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发表了他对中国工业互联网最新进展的思考与展望。吴磊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率先提出了创建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目标。
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勇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刘杰副局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吴磊、工业互联网联盟(IIC)首席技术官Stephen Mellor(史蒂芬梅勒)先生出席大会并致辞。期待未来与国外产业各方携手并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陶耀东,工业互联网联盟(IIC)联络工作组联席主席、技术工作组联席主席、工作分析组联席主席Wael William Diab,边缘计算联盟需求与架构组主席、华为网络产品线首席产业规划专家史扬,以及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测试床工作组、赛灵思战略市场开发总监Dan Isaacs就工业互联网先进技术以及实践经验同与会各位进行了交流、讨论,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合作机制和推进方式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上海市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消费互联网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率先提出以创建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为契机,发力抢占工业互联网这一制高点,在全国已奠定工业互联网发展引领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上海市松江区、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临港地区经过前期的考察评估,获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指导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院士为大会做主题演讲。
希望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的指引下,在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上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实践为推动区域乃至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综合性工业基地,建成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也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分联盟。